【艺评】
于忠宁
“笔墨需要锤炼,实际上我们是锤炼的人,它是一个人的修养过程。经过锤炼,笔墨才老道。”画家吴悦石对观众讲的这番话,既是在讲画道,也饱含人生智慧。
【资料图】
在央视近日推出的大型文化节目《大师列传》第二季中,周京新、沈鹏、吴悦石、田连元、阿来等多位书法、绘画、曲艺、文学等领域的名家大师先后与观众对话。节目不仅讲人物生平,更讲述“心灵的证据”,将人物还原到历史洪流之中,提炼出人物的精神、魅力与时代价值,让观众感悟艺术魅力,领略先生风采。
节目以“列传”为名,既承续了司马迁于《史记》中开创的“列传”之体,从文化艺术史的角度记录新时代名家大师,将影像、作品、文献和评论融为一体,呈现出来的样式既有访谈节目的样态,又有人物专题片的内核,更有艺术赏析的风采。
每集对准一位名家,高度凝练地展现其文化艺术成就,解答“何为大师”,同时讲好其人生故事,展现人物如何成为自己、认识自己,生动地诠释着“何以大师”。人们透过镜头,听阿来讲述自己的笔尖始终栖息在土地上,让文字走得更远;听沈鹏用颤巍巍又悠长的语调吟诵50年前的《一剪梅》,“俯仰其间,苦乐其间”,困厄中保持着旷达、纯粹的自由精神,诗书相融,艺道并进……
“心远如何地未偏,不见秋千,但见熏烟”,他们是俗世的一分子,不可能完全脱离尘事纷纭,置身于山河风雨之外,但是他们在专业领域的孜孜求索,所追求的风雅与美好,呈现了当代文化艺术大家的匠心诚意、精神追求和学养意趣。
明朝徐渭如此形容艺术的意义,“莫把丹青等闲看,无声诗里颂千秋”。《大师列传》用“列传体”立人物之骨,人物脱离了扁平、单调的忆往昔诉生平,形象立体饱满,带着历史的厚重与启迪。我们看到,他们扎根时代,赤诚求索,在岁月之河里翻涌起文化艺术的璀璨浪花。正如作家阿来所言,“所有的努力和收获都在书中,也都在路上”。
林花谢了春红,太匆匆。一个历史时期的文化艺术大家,往往是代表了思想和艺术价值的高峰,他们如同时代苍穹上的璀璨星辰,标记着民族文化艺术最闪耀的坐标。不少大师名家都已步入人生下半场,甚至到了耄耋之年,夕阳向晚。为健在的先生“立传”,用先进的数字技术,通过“思想+艺术+技术”的融合创新,为历史留下珍贵影像资料,丰富我们的美育教育影像库。这不仅是对文化艺术的记录弘扬,更是在播撒种子,创造未来之美的蓬勃的力量,可谓功莫大焉。
前几年,一部记录诗词大家叶嘉莹的纪录片《掬水月在手》走进电影院。这部影片抛砖引玉,启发更多人去了解叶嘉莹先生近百年的人生沉浮、学术成就,探寻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。而《大师列传》则是通过电视文化节目的形式,去发现、去评论、去传播、去立传,对名家成就进行深度理论评析,对普罗大众进行深入浅出的评介,让文化与艺术之美被更多人感知。
为当代名家“立传”,保存了宝贵的文化艺术财富,让更多成就、创造得到弘扬、铭记、传留。与此同时,我们通过影像感受前辈大家洞悉小我人生的通透,恢廓小我心胸的博大,这也是大师对我们的深情馈赠。
关键词:
Copyright 2015-2022 亚洲地质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豫ICP备20022870号-9 联系邮箱:553 138 779@qq.com